建工讲坛
建工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工讲坛 >> 正文

建工讲坛(96)

日期:2023年06月01日 作者:来源: 点击数:

2023年5月29日上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俊杰教授团队受邀在我院博学馆A座五层会议室进行学术报告。报告由董晓强院长主持,白晓红教授致欢迎词。同时,此次学术报告受到了省内外相关行业人员的广泛关注,省内专家、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

武汉大学郑俊杰教授以《生物岩土工程》为题进行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目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围海造地、土壤与场地污染修复、水工、地下结构渗漏、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液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随后针对生物岩土工程的内涵与范畴进行了讲解,从土体加固、防渗止渗、防尘固沙、制气及液化防治、混凝土(岩石)裂缝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稳定及修复、矿化垃圾修复与资源化利用几个方面对生物水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学科交叉”在生物建造方面研究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生物建造”的概念及其应用前景。整场报告精彩生动,在场师生表示受益匪浅。

华中科技大学苗雨教授以《基于竖向台阵地震记录的近地表波速测试技术及应用进展》为题,讲述了利用物理学中的干涉测量方法,基于竖向台阵地震记录的高精度原位剪切波速测试技术,用于研究多环境因素影响下近地表剪切波速的变化规律和非线性性质。报告精彩深刻,对在场师生们的科研思维产生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武汉大学刘勇教授以《隧道工程人工冻结法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研究》为题进行学术报告,首先介绍了人工冻结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重点讲述了人工冻结法的三类主要不确定性因素,随即基于人工冻结法有限元模型,进行隧洞尺度下的冻结效果讨论。整场报告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与会师生表现出浓厚兴趣。

武汉大学章荣军教授以《关于理化复合法改性流泥填筑结构的几点探讨》为题,基于多尺度试验(细观试验、单元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足尺实验)数据以及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介绍了理化复合法改性MS填筑技术的可行性和优势,阐释其内在工作机制,辨析此类填筑结构的性状时空演化特征,并探讨其工程实践中值得关注的几点问题。报告精彩生动,启发了广大师生们对科学研究的深入认识。

华中科技大学蒲诃夫教授以《耐高盐和强酸碱的改性膨润土防渗材料及其应用》为题进行学术报告,首先简要回顾了膨润土作为防渗材料在填埋场防污屏障中的应用,随后着重介绍了改性膨润土在高盐、强酸碱条件下的研究进展,并通过模型试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改性膨润土在工程应用中的优越性能,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报告结束后,蒲教授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互动的交流。

郑俊杰教授简介:

郑俊杰,工学博士,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等。长期从事地基处理计算理论及应用、岩土工程数值模拟、路基工程与隧道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苗雨教授简介:

苗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卓越学者。兼任中国地震工程学会岩土工程防震减灾专委会常务理事、土的强度与本构关系专委会委员、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岩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主要从事场地地震反应、地下结构抗震减灾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刘勇教授简介:

刘勇,武汉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长期致力于岩土工程不确定性定量表征和大型复杂工程高效随机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兼任国际杂志《Innovative Infrastructure Solutions》《Smart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Cities》副主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理事等。

章荣军教授简介:

章荣军,武汉大学教授,2021年度NSFC优青项目获得者,曾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主要从事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城市软土地下工程安全评价与防控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目前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软土工程专委会委员等。

蒲诃夫教授简介:

蒲诃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固废堆填场地污染管控与修复、工程废弃泥(浆)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软土(淤泥)加固等领域的研究。现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理事、中国水利学会疏浚与泥处理利用专业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