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副教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王永宝

日期:2017年08月03日 作者:admin来源: 点击数:


一、个人简介

王永宝,副教授,工学博士,可持续交通基础设施课题组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

二、学习及工作经历

1、2022.12~今,太原理工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副教授,硕导;

2、2017.07~2022.12,太原理工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系,讲师;

3、2019.10~2024.06,山西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博士后;

4、2012.09~2017.06,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工学博士;

5、2008.09~2012.06,山东农业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三、承担工作

1、创立通识选修课《结构设计竞赛创新与实践》,主讲《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力学》课程;

2、太原理工大学结构设计竞赛基地负责人,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设计大赛、“交通杯”全国大学生仿真设计大赛;

3、土木第二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桥梁与隧道工程教研室主任;

4、参编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J04/T426-2022《公路用再生骨料混凝土城镇道路用再生骨料混凝土》。

四、学术及社会兼职

1、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年编委

2、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

3、《Engineering Structures》《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Advances in Bridge Engineering》、《中国公路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五、主要研究领域及方向

1、专业研究领域:桥梁工程

2、主要研究方向:(1)地聚物混凝土材料及结构一体化设计;(2)机器学习在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六、主要研究工作成果

1、代表性科研论文(第一或通讯作者)

[1] Wang Yongbao, Huang Xi, Guo Shuai, et al.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freeze-thaw resistance of fiber-reinforced red mud-slag based geopolymer. Case Studie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2024,20:e03409.

[2] Wang Yongbao, Qin Pengju, Liu Zhihua, et al. Time-dependent behavior comparison of long-span concrete arch bridge between prototype and mode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2, 29(5):1565-1577.

[3] Wang Yongbao, Zhao Renda, Jia Yi, er al. Creep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 used in long-span arch bridge. The Baltic Journal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2019, 14(1): 18-36.

[4] Wang Yongbao, Zhao Renda. Experimental study on time-dependent behavior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s in ambient environment.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9, 23(1): 200-209.

[5] Wang Yongbao, Zhao Renda, Jia Yi, et al. Time-dependent behavior analysis of long-span concrete arch bridge. The Baltic Journal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2019, 14(2): 227-248.

[6] Wang Yongbao, Zhan Yulin, Zhao Renda. Analysis of thermal behavior on concrete box-girder arch bridges under convection and solar radiation.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16, 19(7): 1043-1059.

[7] 王永宝, 张郑洋, 胥子清, 等. 低真空高速磁悬浮简支管道梁结构优化设计研究.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3, 20 (7): 2385-2394.

[8] 王永宝,兰雪江,史晨曦,等.高温养护对地聚物砂浆强度和收缩的影响.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8(3):550-557.

[9] 王永宝, 张翛, 史晨曦, 等. 材料组分对矿渣、粉煤灰和赤泥基地聚物收缩影响试验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22,53(5):955-962.

[10] 王永宝, 毛敏,刘志华,等.体外预应力加固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力试验.建筑结构, 2022, 52(S1):2107-2113.

[11] 王永宝, 原元, 赵人达, 等. 赤泥地聚物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材料导报, 2020. 34(5): 1-8.

[12] 王永宝, 原元, 赵成功, 等. 混凝土结构徐变模型试验与原型对比关系.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6(3): 465-473.

[13] 赵人达, 王永宝, 原元, 等. 地聚物混凝土收缩研究综述. 硅酸盐通报, 2020. 39(6): 1095-1102.

[14] 王永宝, 廖平, 贾毅, 等. 循环温度对大跨钢筋混凝土拱桥时变行为的影响. 桥梁建设, 2019, 49(3): 80-85.

[15] 王永宝, 廖平, 贾毅, 等. 钢筋混凝土梁非均匀收缩徐变自应力分析. 铁道学报, 2019, 41(2): 137-145.

[16] 王永宝, 廖平, 贾毅, 等. 自然环境条件下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 铁道学报, 2018, 40(7): 100-108.

[17] 王永宝, 赵人达, 吴德宝. 初应力和粘结滑移对钢管混凝土长期变形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52(12): 200-208.

[18] 王永宝, 赵人达, 廖平, 等. 自然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收缩预测模型. 建筑结构, 2018, 48(22): 95-101.

[19] 王永宝, 贾毅, 廖平, 等. 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铁道建筑, 2017, 57(8): 146-150.

[20] 王永宝, 赵人达, 陈列, 等. 振弦式应变传感器温度修正试验.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 34(1): 68-75.

[21] 王永宝, 贾毅, 赵人达. 基于ANSYS的混凝土内湿度场计算方法.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2(1): 54-60.

[22] 赵人达, 王永宝. 日照作用下混凝土箱梁温度场边界条件研究. 中国公路学报,2016, 29(7): 52-61.

[23] 王永宝, 赵人达, 徐腾飞, 等. 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徐变简化计算方法研究.公路交通科技, 2016, 33(1):57-63.

[24] 王永宝, 赵人达, 张双洋. 桥梁结构温度场测点布置方法.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2: 271-278.

[25] 王永宝,赵人达. 混凝土箱梁温度梯度取值研究. 世界桥梁, 2016, 5:43~47+61.

2、教改项目

2024.5~2027.5,结构设计竞赛与《结构设计竞赛创新与实践》课程教学创新融合改革模式,山西省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主持;

2020.4~2022.4,基于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山西省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主持;

2021.4~2023.4,交通强国背景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山西省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参与;

2022.4~2024.4,新工科背景下道桥专业桥梁工程课程群构建探索与实践,山西省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主研。

3、精品课程

山西省一流本科课程,《结构设计原理(二)》,主持;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结构力学》,参与;

太原理工大学一流本科课程,《桥梁工程》,参与。

4、教改论文(第一或通讯作者)

[1] 李化子,王永宝,聂云靖,等.刨磨质量和工艺对竹条制轴压构件力学性能影响.竹子学报,2024,43(3):33-39.

[2] 王永宝,张翛,张家广,等.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受压空心长杆屈曲试验研究.实验室科学,2023,26(3):9-13.

[3] 王永宝,聂云靖,张翛. 将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与钢结构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改革.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2,39(10):190-193+243.(北大核心)

[4] 王永宝,张子健,史佳玉,等. 刨除竹条质量对杆件力学性能影响实验及高荷质比杆件制作方法. 竹子学报,2022, 41(3):75-82.

[5] 王永宝,贾靖垚,张翛,等. 加肋箱型长杆极限承载力实验研究. 力学与实践, 2021, 43(5): 722-727.(北大核心)

[6] 王永宝,张留鹏,王健,等.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受压空心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高等建筑教育, 2021,30(4):148-157.

[7] 王永宝,秦鹏举,王健,等.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基本杆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20(1):76-80.

[8] 王永宝, 靳 瑾, 张晋杰, 等. 基于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构设计竞赛培训制度.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34:74-76.

[9] 王永宝, 杨会伟, 张晋杰, 等. 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校赛选拔制度探析. 高教学刊, 2020, 10: 78-81.

[10] 王永宝, 张晋杰. 如何发挥社团活动在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西部素质教育, 2019,12:57-58

5、授权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1] 基于碱当量表示的地聚物凝胶材料配合比设计计算方法. CN113666656A. 2022.

[2] 一种车致循环荷载作用下的铁路桥梁徐变试验加载装置. CN111562073A.2021.

[3] 一种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3092290A. 2021.

[4] 一种低收缩高强度赤泥-矿渣地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94292A. 2021.

[5] 一种考虑车致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徐变试验加载装置. CN111141627A. 2020.

[6] 新型混凝土受压柱及钢筋混凝土受弯梁徐变测试装置. CN107870126A, 2018

[7] 一种杠杆式混凝土拉伸徐变加载装置: CN107621402A. 2018.

[8] 一种可模拟自然环境条件的混凝土徐变试验装置: CN107860644A. 2018.

[9] 考虑钢管初始应力的钢管混凝土徐变测试装置: CN107884268A. 2018.

6、纵向科研项目

(1)2022.1~2024.12,钢管赤泥-矿渣基地聚物混凝土柱徐变计算方法研究,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青年基金),主持;

(2)2020.6~2021.10,考虑界面滑移的钢管约束混凝土徐变计算方法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主持;

(3)2019.3~2021.3,赤泥地聚物混凝土徐变机制及预测模型研究,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资助,主持;

(4)2022.1~2024.12,钢管赤泥矿渣基地聚物混凝土柱徐变机制及计算方法,太原理工大学校基金(青年),主持;

(5)2023.1~2025.12,气动热和日照辐射耦合作用下的寒区超高速低真空磁悬浮管道梁温度效应研究,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面上),主研;

(6)2022.01~2025.12,部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早期主被动协同开裂行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

(7)2012.10~2014.3,特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现场缩尺模型试验研究,原铁道部科技计划项目,主研;

(8)2012.10~2013.6,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和成桥静力仿真计算及混凝土徐变分析研究,原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参与;

(9)2013.10~2015.12,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非线性与徐变耦合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

(10)2014.4~2016.12,特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温度作用效应研究,原铁道部科技计划项目,主研;

7、横向课题

(1)2020.6~2022.12,公路黄土路堤地聚物注浆加固技术研究,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主持;

(2)2019.10~2020.12,体外预应力加固PC梁桥疲劳劣化及寿命评估方法研究,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主研;

(3)2012.9~2013.11,昆明市老320国道改造工程跨沪昆铁路桥标段连续梁桥顶推过程施工监控,参与;

(4)2012.9~2013.12,昆明南连接线高速公路工程五标连续梁桥顶推施工监控,参与;

七、荣誉

(1) 太原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的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排名第一;

(2)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温差区沥青路面低碳再生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排名第十;

(3) 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

(4) 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设计大赛三等奖1次,优胜奖3次;

(5) 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

(6) 2020年,2022年获太原理工大学优秀团学指导老师;

(7) 2023年太原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

(8) 2021年太原理工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

(9) 2016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10) 2016年获西南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八、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路桥馆五层道桥系

 邮 编:030024

 电子信箱:wangyongbao@tyut.edu.cn;

yonbaowang@163.com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