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李倩,男,中共党员,1987年11月,山西大同人,博士,讲师
二、学习与工作经历
2020.01-至今 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讲师;
2013.09-2019.05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博士(提前攻博);
2011.09-2014.06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 硕士;
2007.09-2011.06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学士;
三、研究方向与主要研究领域
专业研究领域:桥梁工程与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主要研究方向:钢-混组合结构以及FRP约束混凝土结构性能、绿色混凝土长期时变性能研究
四、本科教学
1. 讲授本科生课程:《桥梁工程》、《工程经济学》
2. 本科生课程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以及各类竞赛指导
五、研究成果
1.学术论文
(1)Qian Li; Muyu Liu; ZhifangLu; Xiaoguang Deng. Creep Model of High-strengh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Under Cyclic Loading[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2019,34(3):622-629.
(2)Yang Zhang, Ziao Zhou, Qian Li. Unified axial compressive bearing capacity model based on Hoek-Brown criterion for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with different cross-sectional shape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25.
(3)段新鸽,李倩. 圆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J], 建筑结构,2025.
(4)王宇航,李倩,梅冲,苗晨曦,张翛,毛敏,龙磊. 局部腐蚀对圆端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影响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25.
(5)刘沐宇;李倩;黄岳斌;卢志芳;张强. 港珠澳大桥钢-混组合梁桥超长时间收缩徐变效应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6,29(12):60-69.
(6)卢志芳;刘沐宇;李倩. 考虑温度和湿度变化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徐变效应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2015,46(7):2650-2657.
(7)邓晓光;卢志芳;李倩. 三塔斜拉桥主梁节段施工非线性稳定性分析[J],桥梁建设,2015,45(2):116-121.
(8)刘沐宇;翟志雄;李倩;何勇;张勇.有轨电车钢-混组合曲线梁桥剪力钉受力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9,43(1):1-5.
2.申请与授权发明专利
(1)刘沐宇;李倩;张强;高宗余;卢志芳;邓晓光. 一种二次叠合混凝土桥面板-钢梁组合桥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中国,专利号:ZL 201610831004.3.
(2)刘沐宇;李倩;张强;高宗余;丁庆军;卢志芳;邓晓光;刘云鹏. 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及其施工方法,中国,专利号:ZL 201610761354.7.
(3)刘沐宇;邓晓光;卢志芳;李倩. 考虑几何非线性的斜拉桥主梁节段施工稳定性分析方法,中国,专利号:ZL 201510169331.2.
(4)刘沐宇;王莹;高宗余;张强;朱斌;卢志芳;陈齐风;李倩;田伟;荆武等. 一种大跨径悬索桥汽车燃烧抗火设置方法,中国,专利号:ZL 201310752828.8.
(5)李倩;王宇航;梅冲;岳双令;凌云翔;汤义平. 一种模拟极端环境下的混凝土拉伸徐变试验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中国,专利号:CN 202311182920.5.
(6)李倩;凌云翔;张翛;梅冲;王宇航;柯国炬;倪富陶. 一种混凝土徐变试验装置及方法. 中国,专利号:CN 202310593540.4.
3.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
(1)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轴压荷载下破坏机理与徐变性能研究(NO. 20210302124674)(主持);
(2)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FRP约束腐蚀损伤CFST短柱的轴压力学性能研究(NO. DQJJ202110)(主持);
(3)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港珠澳大桥组合连续箱梁收缩徐变长期性能研究(NO. 135206005)(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弹性转动约束边界的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桥高腹板稳定性研究(NO. 51378405);(主研)
(5)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海洋桥梁工程技术发展战略研究(NO. 2016-XZ-13);(主研)
(6)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考虑参数随机性的大跨径混凝土桥梁徐变计算方法研究(NO. 20120143120017);(主研)
(7)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徐变模型研究(NO. 2014CFB847);(主研)
(8)重大工程项目——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组合连续梁桥制造及安装关键技术及运营阶段性能研究专题。(主研)
4.参编标准
《混凝土桥梁中钢筋锈蚀状况检测技术规程》(T/SXCAA 013—2021),团体标准. 2021.
六、荣誉与奖励
1. 2021年,山西省第四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第一指导教师;
2. 2021年,第九届太原理工大学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一指导教师;
3. 2021年,获得年度“人才培养先进个人”;
4. 2024年,获得“交通杯”全国大学生仿真大赛二等奖,第一指导教师.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土木工程学院
邮编:030024
电子邮箱:liqian01@tyut.edu.cn